《中国社会科学报》报道我院潘殊闲教授的事迹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3-08-08浏览次数:8

《中国社会科学报》8月5日以“一心一意盘活文化资源——记西华大学地方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研究中心主任潘殊闲”为题,报道了我院潘殊闲教授的事迹。全文如下:
一心一意盘活文化资源
——西华大学地方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研究中心主任潘殊闲
【核心提示】潘殊闲认为,学术成果要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为百姓做学问、谋福利,这才是当代学人的时代价值。
  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西华大学地方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研究中心,自2006年成立以来,在中心主任、西华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潘殊闲的带领下,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长期扎根基层,深入民间汲取学术营养,把研究成果反哺到民间,为社会发展提供文化服务和智力支持。潘殊闲认为,学术成果要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为百姓做学问、谋福利,这才是当代“学人”的时代价值。
寻找地方文化发展突破口
四川郫县曾为古蜀都城,有四千多年的文明发展史,在漫长的社会发展中,孕育了丰富而厚重的历史文化。但由于多方面原因,当地文化遗存未能得到应有重视,更谈不上保护与开发。在人们的印象中,郫县的文化似乎只剩下上世纪80年代蔚然兴起的农家乐。潘殊闲与他的团队深为惋惜,他们认为,寻找郫县文化发展的突破口,在于盘活当地的文化资源。
2008年,西华大学地方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研究中心着手进行郫县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调研。在潘殊闲的带领下,中心十多位学者利用暑假时间,跑遍了郫县境内所有的乡镇,探访了文化遗址、遗迹、遗存和遗物,走访了郫县历史文化的乡贤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查阅了大量有关郫县的历史文献。经过对走访资料的整理、归纳和提炼,在反复讨论、九易其稿的基础上,最后形成了《郫县的历史文化资源及其保护与开发》调查报告。
该报告全面梳理了郫县的历史文化资源,理清了郫县丰厚的“文化家当”,客观地指出了郫县历史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保护与开发的建议对策和具体措施。由于报告资料齐全,数据翔实,论述精辟,分析透彻,得到郫县县委、县政府的高度认可和重视,成为该县研究文化事业发展和文化产业创意的重要文本资料。此后,郫县的很多文化建设思路和具体措施都受这篇报告启发,如城市文化产业园区规划、城市文化旅游节庆布局、城市营销广告语设计等。该报告还被四川省委、省政府重大文化工程——《巴蜀全书》的官方网站全文收录。  
保护城市文脉
2012年初,成都市大型民生工程——北部城区改造战略工程启动。“北改”工程有五大重点任务:北城规划、重点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旧城片区拆迁改造、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实施重大产业项目建设、加快生态环境和文化建设。工程规划涉及金牛、成华、新都三个城区,均为成都历史文化遗存集中地区,城市建设与文物保护问题突出。其中又以金牛区在“北改”中涉及面积最大、问题最多、难度最大。
经过对金牛区文物遗址现状的深入调查和研究,潘殊闲和他的团队取得了第一手资料。在2012年4月20日成都“北改”建设电视主题沙龙座谈会上,潘殊闲以金牛区社科联顾问的身份,详细阐述了“北改”工程中如何处理城市发展与文化传承保护之间的关系以及对策措施,得到了当地官员和学者的普遍认可。
就城市改造过程中应如何保护、传承文化资源,让“文脉”永续,潘殊闲提出三条原则:一是要理清思路,梳理“北改”范围内文化资源的形态,比如古建筑、桥梁、道路、街巷等不同类型的遗留形态;二是创意保护,在城市改造中要有针对性地作一些目标选择,对重点文物遗址适当修缮或重建,在恢复历史文化记忆的同时,甚至可以对一些陈旧不堪的遗迹作一些有创意的开发;三是要避免城市建筑的同质化,在注意物质文化、生态文化的同时,还要注意保护非物质文化形态,特别是民风民俗民艺,并使之成为这个地方独特的、有个性的文化品牌和文化符号,这是避免城市同质化的锁钥。
 坚守学术成果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理念
吃得苦,受得罪,在困难面前不退却。”这句话是潘殊闲多年调研的心得。
 2011年春节前夕,潘殊闲带领西华大学地方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远赴马边彝族自治县进行文化资源调研。马边道路坎坷,山路蜿蜒狭窄,汽车一路颠簸不止。而从马边县城到一些乡镇的道路更差,路上时遇泥泞窄道,无奈他们只好徒步前行。
潘殊闲和同事们走彝乡、探苗寨、访茶场,与少数民族同胞同吃同住,完成了对马边地区自然与人文、民族与宗教的调查与研究,最终撰写出《马边文化资源及其保护与开发》报告。报告一出即得到马边县委、县政府的高度评价,为马边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
潘殊闲说,社科学者要实现自己的价值,就要用自己的知识和智慧为基层服务,为社会解决实实在在的问题。这些年来,他领导下的西华大学地方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研究中心,积极为地方政府和企事业单位服务,先后完成了《〈清·嘉庆新都县志〉点校整理重印本》、《〈清·乾隆新繁县志〉点校整理重印本》、《眉山三苏产生的历史背景》、《都江堰文献集成》等项目。潘殊闲和他的团队坚守学术成果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理念,以实际行动为地方文化与经济社会的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相关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报》:一心一意盘活文化资源
  
http://www.csstoday.net/xueshuzixun/guoneixinwen/83412.html

                                                                                                                                                              编审: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