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洁博士专著《动词事件结构与汉语时体意义研究》出版

发布者:文新学院发布时间:2023-03-07浏览次数:114


内容概要:

时体范畴是人类认知世界的基础,也是语言表达世界的重要内容。汉语作为不依赖形态手段的语言,表达事件进程的语法手段主要是虚词。与之相关的体标记意义与功能、动词事件结构是汉语语法研究长期以来的重点问题和难点问题。深入理解“着”“了”等体标记的意义、功能和用法,对理解汉语的体范畴和体意义有重要价值。樊洁博士的专著《动词事件结构与汉语时体意义研究》一书,遵循由现象到规律的自下而上的观察路径,力图从词汇组合能力的纷繁现象中梳理出动词情状特征与事件结构表达的互动关系,并从中概括出意义空灵的“着”“了”等虚词的概括意义和语法功能。重点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动词情状类型的重新分类。本书综合了Vendler1957)和Pustejovsky1991,2012)的事件结构理论,调整并简化了动词情状分类的标准。将存在内在重复相互蕴含的三项参数[持续性][动态性][终结性]简化为[均质性][时间性]两项参数,将2117个(项)动词分为状态动词(state)、过程动词(process)和变化动词(transition)三大类共计11小类,建立起以[均质性][时间性]为参照的动词情状连续统。

第二,归纳“着”所表达的四种语法体意义。将2117个(项)不同情状类型的动词与“着”的共现情况进行逐类逐一检验,通过观察不同动词加“着”的各种表现发现动词加“着”总共可以表示五种不同的意义,包括四种语法体意义和一种过渡性的复数事件意义。

第三,分析不同语法体对动词语义的要求。进行体(包括过程动词加“着”和状态动词加“着”)要求动词必须具备[持续性]情状特征;反复体要求动词具有[量标性][非事件性]语义特征;持续体要求动词具有广义[结果义],而不限于前人研究中所说的[附着义];复数事件和惯常体要求动词具有[事件化][状态化]特征。

该书已于2023年由新华出版社出版。



作者简介:

樊洁,四川西昌人,文学博士,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中国语言学会会员。现任职于ug环球会员登录中文系。已在国内外刊物发表学术论文近20篇,参与国家级和省部级项目11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