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21日下午6点,西华大学国家级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写作”第四届自创诗歌散文朗诵大赛在四教报告厅完满落幕,西华大学教务处副处长刘雪梅老师、苹果树下培训学校校长伍苹老师、西华大学人事处教师工作部李红梅博士,文新学院院长潘殊闲教授、副书记徐攀老师、副院长王学东教授、副院长范佳博士、中文系主任王燕飞博士、中文系副主任蒋林欣博士等担任比赛评委。文新学院2023级辅导员陈柄志老师、任焦阳老师、毛雪花老师和2023级写作教师李晓华教授、王万洪教授、王国巍老师全程指导,现当代文学专业研一学生叶星怡、陈星羽、刘明霞、黄璐作为“写作”课程助教也全程联动。汉文一班何蓉、汉文二班陈思霏、汉语国际教育1班陈柳彤担任学生评委。
晚上7点,苹果树下伍苹校长和文新学院李晓华教授在临江苑学术交流中心进行了“如何教会学生写作”圆桌对谈,由文新学院副院长王学东教授主持,副院长范佳博士和王国巍老师参加了此次活动。
系列活动是2023级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国家级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写作”学习成果的一次集中展示,也是本课程“走出书本、走出教室、走出校园”“走向生活、走向自然、走向社会”的一次有益尝试。
“写作”课程作为国家级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四川省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李晓华教授领衔的课程团队在教学方法上总结“读独习悉悟度”法,打通教法-学法-写法-活法。将阅读书本与阅读自我、阅读自然、阅读社会结合,引导同学们独学独思,反复练习,洞悉原理、方法与路径,实现写作思维转型。此次大赛前经过三个阶段:学期初开始的个人自创诗歌散文近200篇(首)、学期中的小组初赛推荐优秀作品再代表小组参加班级复赛、学期末班级复赛推荐参加本次大赛的作品,最后选出包括留学生、转专业学生在内的18篇作品参加决赛。从教师到学生都践行了《写作》课程“不仅注重写作能力的培养实践,更注重思维能力、执行能力、合作能力、领导能力等全面能力综合养成”的宗旨,将《写作》课程从线上到线下,从理论到实践全面发展,本硕联动,让写作课实现创新度、深广度、有效度、挑战度的增加,给予学生全新的课程体验。
副院长范佳博士代表文新学院致辞。她首先肯定了《写作》课程作为西华大学的国家级一流课程,在课程建设过程中积极探索课程设计上的创新和突破。无论是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实践写作,以提升学生写作能力的写作实践;还是以实践训练为中心的多维写作,以测评机制为中心的联动创新,都是《写作》课程教师充分贯彻“两性一度”教学目标的体现。此次朗诵比赛展现了《写作》课程的创新性与实操性,让学生将课堂的系统写作理论,转化为现实的文章或者作品。同时,她希望同学们通过各种实践平台,多多接触与行业相关的事物,让所学的专业知识与实践和社会需求紧密结合起来。
刘雪梅副处长为全体学生做了简短而生动的课程微思政,在思想上为此次大赛定下了昂扬向上的基调。她认为《写作》课是李晓华教授团队打造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创新性课程,以写作实践训练为核心,课程内容丰富,应用性强;教学手段新颖先进,学生主动性强,参与度高;探索出了一套较为有效的写作教学模式,值得借鉴和推广。经过《写作》课的高质量课程学习,同学们的参赛作品题材涵盖甚广。并且其中不乏家国情怀题材的原创文本,体现了同学们对祖国的热爱以及对社会的关心。最后,刘雪梅副处长表达了对本次大会圆满举办的祝贺以及对所有工作人员的感谢。
范佳副院长与刘雪梅副处长的赛前致辞充分肯定了《写作》课的教学成果,也传达了在座全体师生对大赛共同的期待。让我们一起聆听青年的心声,看看同学们的精彩表演吧!参赛作品的题材涵盖非常广泛:或抒发爱国壮志,或表达爱家爱乡,有对做人生的体验的书写,有历史的窥探,也有未来理想的抒发。
《那山那花那人》:沾满脚跟的泥土,带着熟悉的草木香,清风穿过阡陌,带来她的讯息。这是对家人家乡的回望与回思。《雪国之夜》:大雪纷飞,黑夜漫长,寒夜里有思念之火熊熊燃烧,映照情意无限。诗歌以全新的形式——中日文结合,极富创造性,彰显了参赛选手的创作能力和思维上的创新性。
《鱼通,你好》:鱼通既是一个地方,也是一个族群的名称,他仿佛安稳的立在那个时间的角落,固执而沉着,世世勤劳坚韧,代代守望相助,如果你愿意,请跟我一起扣响他沉寂已久的心房,倾听来自远方的声音。这是对那桃花源一般的地方遥远的思念。
《易安一梦》:年少折枝将春酬,大梦渡莲舟,后来锦弦断,雨绸缪,伶仃故梦走,易安易安,半生不安,千古风流,凭谁醉酒。这是穿越千百年而去,对伟大女性的理解与歌颂。
十八组选手声情并茂的朗诵,风格迥异,激情澎湃。
蒋林欣副主任代表评委进行作品点评。她肯定了参赛的朗诵文本题材的广泛性,选手们的朗诵感情充沛真挚,语言优美流畅。但同时指出了选手作品的缺憾,她表示同学们目前的人生阅历尚浅,写作经验的积累不够深厚,作品离“优秀”的评判标准还有一定的距离,但现在正是梦想开始的最好时机,期望同学们能在以后的人生中积累写作经验并获得更多感悟,怀揣文学的梦想,做一个追梦人。
苹果树下培训学校创始人伍苹校长代表评委进行大赛点评。她表示同学们以朗诵的形式使文字变得生动形象了起来,肯定了参赛选手们的写作与朗诵能力。她与全体同学分享自己在鲁院的学习经历,就“写作”这项工作,提炼了四句话——阅读是根基;思想是核心;创新是亮点;语言是原点。就朗诵舞台展示方面,伍苹校长从着装、仪态、站位等等细节处为同学们提供了十分切实的改善建议。这位从“苹果树下”走进西华校园的和蔼校长不仅走进了同学们的视野中,也走进了同学们的心里,大家对晚上的作家“教会学生如何写作”的圆桌对谈升起了更强烈的期待。据悉,今后西华大学文新学院与苹果树下将在写作教学和整本书阅读研究领域有更多专业交流与合作。
最后,公布获奖名单并进行颁奖与合影。
一等奖
作品:4号《雪国之夜》
朗诵:14号《鱼通,你好》
二等奖
作品:8号《我曾见过你》
9号《那山那花那人》
朗诵:7号《莺啼序·致高考生》
17号《偷得浮生一日闲》
三等奖
作品:1号《路》
6号《阆中秋》
7号《莺啼序·致高考生》
17号《偷得浮生一日闲》
18号《梦遇江南》
朗诵:8号《我曾见过你》
6号《阆中秋》
16号《思家》
15号《如果真的有神》
1号《路》
(全体参赛选手、评委与工作人员赛后合照)
(报告会现场)
晚上七点,西华大学教授李晓华和苹果树下创始人伍萍校长在西华大学学术交流中心进行了“梦幻联动”——对谈“如何教会学生写作”。
对谈开始之前,报告厅里就已经坐满了文新学院2023级的学生,在老师们到来之前,同学们还沉浸在下午精彩的比赛中,交流着各自的感受,反复咀嚼老师们的点评与建议。
本次会谈由ug环球会员登录副院长王学东老师主持,他首先为同学们介绍了苹果树下创始人伍苹校长,并表示,此次对谈会将行业和教学对接起来,一定会是让同学们受益匪浅的一次会谈。
对谈开始,李晓华教授首先向伍苹校长抛出问题:“您喜欢写作、热爱写作吗?”伍苹校长面带微笑和享受,不假思索地答道:“是的,我喜欢写作。”
伍苹校长回顾了苹果树下的创立,她回忆道,苹果树下是她在二十年前,和一群同样热爱文学、喜欢写作的同学一起成立的,没想到她无心之举成就了今日吸纳了成百上千的学员、结出硕果累累的苹果树下教育培训学校。
伍苹校长表示自己不止热爱自己的工作,还热爱自己的生活。她将自己朋友圈展现给大家,大屏幕上分别展示了“去朋友家吃自制的葡式蛋挞”、“自己的插花作品”以及“带领孩子们去参观西南交大轨道交通运载系统”,每条朋友圈皆配有真诚、温暖的文字。伍苹校长指出,不追求每条朋友圈都有长篇大论,也不追求为了记录而记录,只要有感而发,不论长短。这一番言论获得了大家的一致认同,同时,同学们也深刻感受到了伍苹校长是一个十分热爱生活,热爱写作的人。
(伍苹校长和李晓华教授对谈)
写作如何摆脱成语的束缚?伍苹校长用描写“桂花香”这一例子进行讲述。她谈到她有一次让学生描述桂花香是什么样的,学生答道:沁人心脾、芳香四溢、十里飘香等等。“在家长老师眼里,多使用、多积累成语固然是好的,但是成语呢,它有遮蔽性和概括性,不足以传达具体的感官感受。”伍苹老师指出了问题所在,并展示了自己写的描写“桂花香”的文段。
另外,伍苹校长还分享了自己戴着贝雷帽,坐在教室看书,当学生写作的“模特”,让学生用文字来描绘这个场面的有趣经历。大屏幕上,只见一位学生描写到:“正值午后,艳阳正好,透过窗帘,柔和的光线静静映在书脊上。她倚着窗,摊开了一本书。眉眼弯弯,好似看到了什么有趣的东西,珍珠耳钉散发着温暖的光晕,衬着她头上的那顶贝雷帽。她眼里波光流动,书记的内容仿佛与她产生了共鸣,朱唇微抿,似在替书中主人公的命运担忧……”跟随小作者的文字,大家的脑海中似浮现出了相应的画面,纷纷为作者优秀的文笔和细腻的语言鼓掌。
(伍苹校长展示学生描绘“戴着贝雷帽看书的女人”)
伍苹校长指出,目前学生写作共有”三无”,分别是“无动作”“无对话”“无配角”,这是写作教学的困境,李晓华教授也有此感,她指出了大学生写作只知”下结论”例如只知道好与不好,不知“好在哪里”或“不好在哪里”。为了走出这一困境,伍苹校长也做出了许多努力,她给出了一个“叙述拔牙”的例子,为了让学生能叙述好、描述清楚“拔牙”这件事,她会提前追问学生很多问题,在追问的过程中,有的学生会支支吾吾表达不出来,或者前后表达有逻辑错误,这时候就需要通过更细致的追问来帮助学生理清逻辑、捋顺语言。
(“拔牙”追问)
在问答环节,李晓华教授提出踊跃提问的同学会得到伍苹校长亲笔签名的书,《赋予孩子写作的力量》和《作文可以这样教》各两本,共有四个名额。大家纷纷举手提问,提出的问题也很有思考意义和探讨价值。有同学问:“高考作文有一定的模板,老师让按模板进行写作,现在上大学了,该如何摆脱应试教育的枷锁进行写作呢?”伍苹校长给出了看法,建议该同学可以转换自己的思维方式,李晓华教授做了生动的类比:“就像冬天穿棉袄,现在是冬天已经过去了,把棉袄脱掉就行了。”
(全体与会师生合照)
回顾今日的比赛与对谈,高潮迭起如“一江春水一江涛”,回想每一篇作品,都是“别有深情一万重”。随着活动圆满落幕,希望《写作》课的全体学生能将今天活动的过程内化于心,从中汲取独属于自己的文学养分,在今后的人生中放飞手中的笔,收获五彩的诗篇,也收获更好的明天!